媒體報導,台、清、交、成等名校博士班招生,近年報名人數每下愈況,甚至有系所的招生名額多過報名人數,如以簡單數學計算,錄取率豈非超過百分之百?較之大學招生錄取率還要超過。造成此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博士過剩,教職卡滿,往企業界謀職又不易,使得多年寒窗之後,還要面對失業的寒心。

 

然而諷刺的是,台灣科技界的老闆常常抱怨「人才短缺」,這是否意味著滿街跑的博士不是人才?或至少不是企業界需要的人才?

 

這當中一定有失落的環節,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點出了一個解決企業人才短缺之道,就是加強產學合作。翁院長的高見十分正確,不過對於解決博士過多,可以有更積極的做法:營造創價環境。

 

我國博士過多嗎?根據教育部的最新統計,民國九十九年就製造了三八四六個,是十年前的二.六八倍。現有專科以上大學院校有一六三所,假設平均每所學校每年出缺十名專任教師,也只能吸納一千六百多名,剩下的兩千多位博士得往企業界另謀高就,但顯然不順遂,以致於多數由國科會以博士後研究吸納,暫時解決大量博士畢業即失業的窘況,但這終非長久之計。

 

攻讀博士學位是一條辛苦的路,各大學幾乎都要求要在認可的學術期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,才准畢業。會有這個規定,應是與大學教師升等有關,指導教授會強力要求博士研究生勤於發表論文,研究生的唯一目標就是論文獲得期刊採納。從統計上來看,這個規定的確使台灣發表的論文篇數傲人,但論文被引用率則大異其趣。

 

大學裡的師生埋頭研究,卻沒有澤被企業界,台灣迄今還是「技術入超國」。台灣二○一○年海外智財支出約四十九億美元(新台幣一五○○億元),海外智財收入約四億美元,收入與支出的比率(可視為技術輸出對收入比率)為○.○八,在知識經濟時代擁有核心技術是競爭的基礎要件,此一數字偏低令人憂心。

 

翁院長所指加強產學合作,必定是想導正大學的研究能量,用於解決企業的難題,讓大學的研發能創造經濟價值。我們應藉由修改教師的升等辦法,鼓勵教師與產業界結合,加強彼此的人員交流,指導教授引導學生參與解決企業的問題,而這些企業案例也可反過來做為教學素材和論文的題材,而博士學位到手後,也因為有能力協助企業發展,而喜為企業所用,達到多贏的效果。

 

博士只能教書、進研究機構或企業研發單位嗎?當然不,博士也可以創業。然而在台灣,博士卻是創業意願不高的一群,這當然和博士養成教育有關,甚且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問題。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,就是沒有教創業這一塊,所有創業者都是自行摸索而來。創業有高風險,即使在矽谷這樣創業蓬勃的地方,兩年存活率都低於三成,但如果在學校先學得一些創業知識及商場百態,課程上著重讓學生把創意轉為實作,並且多倚重企業界人士的實務與經驗做為教學指導,應能激發年輕人逐夢踏實。目前青輔會有創業輔導,但如能效法北歐芬蘭的做法,從中學課程裡便加入這方面的訓練,應是較為扎根的做法。

 

蘋果(Apple)、谷歌(Google)和臉書(Facebook)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一起把創意化為行動,結果創造出世界最創新和最有價值的公司,我們樂見學有專精的博士們,不管理、工、商、文、醫、農背景,勇於追求創業的夢想,開創自己的一片天。

 (作者為工研院產經中心研究員)
 
引用:
http://www.want-daily.com/portal.php?mod=view&aid=23473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HO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